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 > 正文

郭兰英绣金匾 汪庭友不识字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19 06:45:59 分类:生活 浏览:92


历史大潮中的时调小曲 | 民歌《绣金匾》

有史以前的人们,虽然劳动也唱歌,求爱也唱歌,他却并不起草,或者留稿子,因为他做梦也想不到卖诗稿、编全集。

——鲁迅

《绣金匾》一向是以革命民歌的样貌出现在大众面前,它以平实的口吻讲述了人民对领导人的拥护。

因为这首歌独特的乡土气息和质朴的情感传达,从40年代抗日战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唱响之后,很快唱遍了全中国。

▲陕甘宁边区示意图

《绣金匾》所拥有的强大传播能力,也与音乐曲调本身有关。

它来自于黄土高原上的民歌《绣荷包》。

这首民歌在西北地区传唱度很高,从山西到山东,从内蒙到华北,都能听到它的旋律。

因此,许多不同地域的人们,也对《绣金匾》的曲调有一定的认同感,更易于记忆和传唱。

作为一首西北民歌,《绣金匾》的曲调音域宽广,旋律起伏大。

首句以高音向上,次句从音高处容地转而向下,高低相呼应,使整首歌高亢却有余地,自如地体现出了北方音乐悠扬而豪迈的情感。

▲陕北根据地生产生活油画作品

同时,《绣金匾》的创作历程也非常具有原生态特征和传奇性。

它的作者名叫汪庭友,几乎像每一个生活在甘肃黄土地上的人一样,他的命运原本早已注定。

2岁随着父亲逃灾荒,8岁为地主放羊。

而到了18岁,他得了伤寒症,也得了“柳拐子病”,失去了部分劳动能力。

原本等待他的是在贫病交加困顿的一生,但是,边区的解放让他重新找到了自己的生活。

《绣金匾》的创作,是汪庭友感情诚恳的抒发。

他确确实实得到了命运的改变。

1936年,他来到当时的陕甘宁边区落户。

汪庭友“获得了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自由平等的生活。

▲甘肃庆阳歌舞剧《绣金匾》

这句话意味着虽然他没有钱买田地,但是可以自己开荒;虽然他身负残疾,但是他有机会学习摸索技术,从而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木匠;虽然他不识字,但是他心中无数的民歌小调也都有了用武之地。

他不会再被抓壮丁,也有机会学文化,参加娱乐活动。

因此,正如艾青所说,《绣金匾》这首歌“不是用文字写下来的,而是用最火热的感情化成一串串声音,在自己的脑子里记忆下来的。

,不识谱。

因此在琢磨歌词的时候,他每想出一段,就先找到村里的小孩教唱。

只要小孩们都唱会了,他也就不怕自己忘了。

《绣金匾》最初的原词有十段八十句,就是这样一段一段创作出来的。

▲年轻时期的艾青

十段版的《绣金匾》在延安演出引起轰动之后,边区政府的文艺工作者对它进行了二度的创作。

像许多民歌一样,《绣金匾》这十段歌词所套用的都是同一个旋律,而且与原曲《绣荷包》一样,以并列的十二个月为线索,虽然抒发了淳朴的热情,却在情感的递进上并不突出。

因此,当时的边区政府将十段版的《绣金匾》精简为了三段,歌颂毛主席、朱德总司令和八路军。

三段的数量和我们现在听到的版本相同。

到了1976年,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相继去世。

歌颂领导人的《绣金匾》因此具有了怀念性的意义。

在1976年12月的一场怀念周总理的晚会上,郭兰英演唱了由她改词的新一版《绣金匾》。

其中前两段依旧歌颂毛主席和朱德,而第三段的歌词改为:“三绣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鞠躬尽瘁为革命,我们热爱您。

▲ 郭兰英改词版《绣金匾》

这一版的《绣金匾》情感沉痛,紧贴时事。

表达的是追思之情,演绎的是悲伤的基调。

唱出了当时大众的心声,也唱出了不知多少人的泪水。

在此次改编中,《绣金匾》由最初的欢乐豪迈的情绪变为了哀悼沉重的情绪。

但是,这并没有超出这首曲调的承载能力。

作为一首民歌,《绣金匾》中的调式拥有独特的中国宫调中“一音双韵”、“移宫犯调”的意味。

因此,只要有意识的赋予《绣金匾》不同的情绪,适当的做出简单的变调处理,《绣金匾》的音阶就可以在“欢音”和“苦音”之间做出转换。

同样的旋律,却有能力做出不同的延展和色彩,这种灵活性正是中国民歌独有的魅力。

▲郭兰英1936年录音《绣金匾》

《绣金匾》易于改编也与其历史源流有关。

《绣金匾》原本的曲调素材是“绣荷包调”,乾隆年间的俗曲总集《霓裳续谱》中就已经有了最早关于“绣荷包”曲调的记载,这时,它还是一首艳情小曲。

而到了嘉庆年间的《白雪遗音》,已经出现了以十二个月为唱词线索,十二个乐段的湖广腔《绣荷包》。

并且在其他记谱文献中,可以找到与当下流传的《绣荷包》相似的谱例。

百年以来,“绣荷包调”经历了无数次地域特点极为鲜明的改编。

山西、黑龙江、湖北、云南、江苏、安徽……各地几乎都有风格不同,却能找到明显相似音乐特征的《绣荷包》。

这证明了这首曲调的可塑性和流传广度非常强,这也正是《绣金匾》数次改编却依旧有其艺术性的原因。

▲清代《白雪遗音》中的《绣荷包》

“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

”这是《毛诗大序》中对《诗经》中《雅》的叙述。

无疑也可以与《绣金匾》的历史命运相映照。

从晚清的俗曲时调,到流传于中原地带的民歌,从根据地革命民歌到怀念周总理的歌曲——由《绣荷包》到《绣金匾》,同一段旋律在保有其特色的同时,内容上发生了质的变化。

这种变化,正是传统民歌到新民歌变化的体现,也是社会变迁的体现。

一段旋律,见证了封建最后的王朝,也见证了中华儿女的反侵略战争,见证了解放区欣欣向荣的生活,也见证了一代共和国领导人的逝去,一曲歌声,百年历史,或许这正是我们今天依旧传唱《绣金匾》的理由。


标签:民歌荷包曲调因此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