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 > 正文

西班牙大流感 没有特别显著的死亡率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17 12:07:24 分类:生活 浏览:147


“造成了超过一战,

堪比二战的人间惨剧”

——安塞

01

人类经历了太多太多的苦难,但有的时候,也许历经的太多,就渐渐遗忘了....

在上个世纪,经历了一战、二战、美苏冷战等等重大事件,但有一件事,造成了超过一战,堪比二战的人间惨剧。

它就是1918年发生的“西班牙大流感”曾经造成全世界约10亿人感染,2千5百万到4千万人死亡(当时世界人口约17亿人),其全球平均致死率约为2.5%-5%。

此流感漫延全球,从阿拉斯加的爱斯基摩部落到太平洋中央的萨摩亚岛,无一幸免;许多爱斯基摩部落是一村一村的死绝,在萨摩亚死亡率更高达25%。

亚马逊河口的马拉若岛是当时世界上唯一没有感染报告的人类聚集地。

造成的死亡人数比持续了52个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还多。

此外此流感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提早结束的原因之一,因为各国都已没有额外的兵力作战。

02

虽其名为“西班牙大流感”,但“西班牙大流感”并不源自于西班牙,“零号病人”也并不出现于西班牙。

那为什么被命名为“西班牙大流感”?

之所以被命名为西班牙大流感,并非疫情起源于西班牙,而是因为当时西班牙有800万人感染了流感,甚至连西班牙国王也感染了此病。

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士兵回国,各国都在散播好消息,而西班牙十分诚实的爆出本国爆发了流感,所以被称为——“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

据资料记载西班牙型流感可以简单分为三波:

第一波发生于1918年春季,基本上只是普通的流行性感冒。

第二波发生于1918年秋季,是死亡率最高的一波。

第三波发生于1919年冬季至1920年年春季,死亡率介于第一波和第二波之间。

关于第一波流感:

第一波流感发生于美国堪萨斯州的军营,当时有美军出现头痛发烧的症状,并伴有肌肉酸痛,而且导致人的食欲不振。

美国政府却把这次流感栽赃为中国人传播,他们认为在美国的中国劳工传播,但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是中国劳工。

1918年4月,美国军队进入法国,使法国国内也出现流感问题,5月,流感传至西班牙,并在西班牙国内传播。

6月份,流感传到了英国。

当时的症状只有头痛、高烧、肌肉酸痛和食欲不振而已。

因为当时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法美德和所有欧洲参战国,都实行严格的新闻管制,一切可能有损于前线士气的事情都不允许报道,更不允许把区区流感渲染成“瘟疫”。

但到了1918年秋季则在全球大量爆发,至1920年春季,在全世界造成约10亿人感染,超过5000万人死亡。

关于第二波流感

第一波就我们前面说的这个传播过程,它的杀伤力并不强,致死率大约百分之0.04-百分之0.65。

而且到 1918年7 、8 月的时候,很多人都开始康复了,基本恢复到日常战争状态。

但到了8 月下旬,美国和法国几乎同时爆发了流感,此时的流感病毒株杀伤力远超第一波,也就是产生了新的病毒株——它又回来了,并且数星期内传遍世界各地。

第二波的源头是当时苏联的阿什哈巴德(1918年8月初波斯的麦什德(Meshed)发生了高死亡率的流感,据说是由阿什哈巴德所传出,但因俄国内战而无法确认。

8月27日,流感传入美国,并在波士顿的码头工人间传播,而法国的布莱斯特(Brest)也在几乎同一时间爆发了流感。

9月开始在欧洲和美国普遍传播,并在数星期内传到世界各地。

第二波流感和过去的流行性感冒不同,在20~35岁的青壮年族群中死亡率特别高,其症状除了高烧、头痛之外,还有脸色发青和咳血等,流感往往引发并发症而导致死亡,以肺炎最多。

许多城市限制市民前往公共场所,电影院、舞厅、运动场所等都被关闭长达超过一年。

西雅图的电车服务员拒绝没有口罩的乘客搭乘。

同年10月是美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个月,20万美国人在这个月死去,1918年美国的平均寿命因此比平常减少了12年。

关于第三波流感

第三波流感在大约1919年冬季开始,在许多地方出现,而1920年春季起,便逐渐神秘地消失。

在澳大利亚,流感延续到了1919年8月 (南半球的冬季);至于在夏威夷,则是延续到了1920年3月。

这一波的大流感也传入台湾,在当时造成约4万余人的死亡。

第一波流感于1918年6月初在基隆开始出现,然后蔓延全岛,至9月下旬消失。

10月下旬,第二波流感又开始从基隆出现,并顺着纵贯铁路往南扩散至新竹、台中、台南、打狗、阿缑等地,并借由海运传入花莲港和澎湖,至12月中旬结束,造成约77万人感染,25,394人死亡。

1919年12月,第三波流感又从基隆开始出现,1920年2月底结束,造成约14余万人感染,19,244人死亡。

日本人社群最先爆发疫情,再传给台湾人;先在城镇发生,再往乡村扩散。

当时台湾医疗资源缺乏,在台湾367万人中,只有732名受过4年医学教育的西医师。

日本人患者受到较好的医疗照顾,因此死亡率较低,死亡率为1.1%;台湾汉人为3.3%、台湾原住民则为3.5%。

03

在当时,人们还不清楚流行性感冒是由什么病原体造成。

直到1933年,英国科学家 Wilson Smith 、 Christopher Andrewes 及 Patrick Laidlaw 才分离出第一个人类流感病毒,并命名为H1N1,从此人们才知道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所造成。

由于人们是到后来才知道致病原因,以及当时绝大多数的死者遗体为防传染都已经焚毁,加上重新合成病毒的危险性,此后数十年,人们对于该流感病毒所知一直很有限。

在1997年,美国科学家杰弗里·陶贝格尔(J. Taubenberger)在《科学》周刊上发表了他与同事利用遗传学技术得出的研究成果,认为1918年的流感病毒与猪流感病毒十分相似,是一种与甲型(A型)流感病毒(H1N1)密切相关的病毒。

至今,仍然可以在某些国家的猪体内发现这种病毒。

2002年10月,美国国防病理中心与纽约西奈山医学院的微生物学家合作,开始尝试重建病毒。

在一个实验中,他们成功制造了一个有两个1918病毒基因的病毒。

而这个病毒和其他流感病毒比较起来,对老鼠较致命。

2005年10月5日,研究人员宣布1918病毒的基因序列已经被重组。

2005年在亚洲发生的H5N1病毒与1918病毒有些地方类似,但是现今很难变成人传人。


标签:流感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