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 > 正文

知止不殆 知足和欲望相对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17 11:59:17 分类:生活 浏览:83


本文由百家号【琢磨君专栏】原创首发

哲学家尼采说:《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

所以说,我们没事的时候就要多学习道德经中的智慧。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道德经》智慧是:知止不殆,知足常乐。

老子《道德经》第32章说:知止可以不殆。

也就是说,做人要懂得适可而止,知道制约、适可而止,就没有什么危险了。

《道德经》第44章又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为什么老子一而再地强调做人要“适可而止”,要不然就会有危险?

因为他深谙一条天道: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即:过分的追求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多的积敛财富,必定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

很多人为了赚更多的钱,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拿生命去赚钱,不懂得适可而止,不懂得劳逸结合,最后身体突然垮掉,一切都化为乌有。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为“心源性猝死”的人数已经达到了54.4万例,平均每天有1490人因此去世,差不多是每一分钟就有人猝死。

而猝死原因当中排在第一名的就是:劳累过度。

所以说,做人要懂得适可而止,好好善待自己的身心,这样才能长久可持续发展。

除了身体上的知止,我们还要懂得对功名利禄及时“知止”,

正所谓是: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范蠡和文种都是辅佐越王勾践复国称霸的大功臣。

但是范蠡功成名就后,马上主动隐退,遵循了《道德经》中所说的: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范蠡还好心写信劝告文种也功成身退,说:越王可以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享乐。

但是文种舍不得眼前的富贵,不想适可而止,最后他为勾践所不容,被勾践赐死。

文种的悲剧也应验了一句老古话: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

所以说,人要懂得适可而止,才能远离祸患。

再说“知足常乐”!

“知足”一词在老子《道德经》出现过多次:

第33章,老子说“知足者富”;第44章,老子说“知足不辱”;第46章,老子又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可见,而欲望又会祸患相连,我们若是懂得知足,便可少点祸患,少点耻辱。

所以,老子才会说知足者富、知足才能长久。

其实,这些话用一个现代成语来总结便是:知足常乐。

一个人对物质需求少一点,精神层面反而能更加富有、自在,继而内心生成更多的快乐。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归隐田园,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依然知足常乐、逍遥自在。

就如他诗句中所写: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人生总是福祸相连,有好事,也有坏事,有福气,也要霉运。

当我们遇到了好福气的时候,要懂得适可而止,甚至是主动“求缺惜福”,以免早上大祸患。

这就是老子所说的“知止不殆”,懂得“知止”,才能远离危险。

但我们遇到了坏霉运的时候,也要及时调整心态,不要怨天尤人,要懂得知足,珍惜当下所拥有的,积极乐观点。

这就是老子所说的“知足常乐”,懂得“知足”的人越要开心快乐,精神富足。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我们若能悟透老子所说的“知止不殆,知足常乐”人生大智慧,便可在积累好福气的同时又远离祸患,可保长久,达到老子所说的“恒足”境界。

老子《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智慧的源泉。

主持人白岩松更是说:《道德经》是我的生命之书,对我影响最大的书是《道德经》。

以上所说的“知止不殆,知足常乐”,也只能算是《道德经》人生大智慧的冰山一角。

如果您想要全面系统地学习《道德经》,可以去细读《道德经》原文和翻译,也可以点击下方链接,阅读琢磨君为大家准备的《道德经》精品专栏文章。

原创不易,如果您喜欢琢磨君的这篇文章,可以点赞、收藏、转发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知足道德经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