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屋 > 正文

谥号 更为有趣的是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17 11:56:17 分类:书屋 浏览:77


对于我国封建社会的殁世帝王,后世往往有不同的称谓。

大体说来,对于唐代以前的帝王,称呼他们的谥号,例如汉武帝、魏文帝、隋炀帝。

对于唐代以后的历代帝王,则般称呼他们的庙号, 例如唐太宗、宋太祖。

明清两代帝王,又可以简称他们的年号,例如嘉靖、咸丰。

那么这几种称号的具体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

一、谥 号 :

所谓谥号,指的是古代的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而给予的带有评判性质的一种名号。

谥号的选定要根据谥法。

谥法中规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义的字,供确定谥号时选择。

这些字大致分为三类。

一类是表扬的,例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康”表示具有“温柔好乐”的品德,‘“平”表示具有“布纲治纪”的政绩。

一类是批评的,例如:“炀” 表示“好内远礼”,“厉”表示“杀戮无辜”。

一类是同情的,例如:“愍”表示“在国遭忧”,“怀”表示“慈仁短折”。

先秦时的谥号以用一个字为常,也有用两三个字的。

用一个字的如:郑武公、齐桓公、秦穆公、晋文公。

用两三个的如:魏安釐王、赵孝成王、贞惠文子、睿圣武公(卫武公)。

汉代以后,谥号则大多用两个字,如:刘恒谥为孝文帝(简称文帝),萧何谥为文终侯,霍光谥为宣成候,诸葛亮谥为忠武侯,萧统谥为昭明太子,岳飞谥为武穆王。

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

“文正”为文官最高谥号,“武穆”为武将最高谥号。

由于谥号具有“褒贬死者,劝勉生者”的作用,选用的谥号实际上是根据封建统治者的需要决定的,因此往往是名不副实,甚至是完全虚伪的。

例如西汉刘爽为帝昏庸,宦官专权,赋役繁重,致使汉朝政权由盛转衰,可是死后却谥以意为“行义悦民”的“元”字,即历史上的汉元帝。

再如宋代的秦桧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大奸臣、卖国贼,可是在死后却被宋高宗谥为“忠献” (直至宋宁宗时才改谥为“穆丑”),意为“忠诚而聪睿”。

有时谥号是由后世朝廷或篡权者拟定的,那结果往往具有戏剧性。

例如东汉刘协被迫将天下让给曹丕,死后却被曹魏谥以表示“聪明睿智”的“献”字,即历史上的汉献帝。

这不是莫大的讽刺吗?

再如东晋司马奕被桓温贬为海西县公,死后干脆以“废”字谥之,即历史上的晋废帝。

古代除对帝王可以称呼谥号之外,称呼高官大臣、学者名流的谥号也是一种尊重称呼。

有些人的谥号由于经常被后人称呼,几乎成为他们的别名,例如岳武穆、昭明太子等等。

关于谥号的起源,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起自周文王之后;一种认为起自周孝王之后, 而在周孝王之前,自文王至懿王的王号都是自称的,到了秦代,赢政想让皇位二世三世乃至千世万世地传下去,于是废除谥法,自称为始皇帝

至汉代才又恢复了谥法。

二、庙 号 :

所谓庙号,指的是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

根据史书记载,庙号始于商代,例如太甲的庙号为太宗,太戊的庙号为中宗,武丁的庙号为高宗。

汉代承袭了这种制度。

汉景帝前元元年(前156),丞相申屠嘉等人上奏:“功莫大于高皇帝,德莫盛于孝文皇帝。

高皇帝庙,宜为帝者太祖之庙;孝文皇帝庙,宜为帝者太宗之庙。

”景帝采纳了这个建议。

汉代对于追尊庙号事是极为慎重的,因此不少皇帝都没有庙号。

但是这种制度发展到南北朝已经不是那么严格了;从唐代开始,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更是无帝不“宗”了。

追尊的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

自汉代始,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高祖”或“世租”,这几个称呼其实并无多大差别。

例如刘邦为汉太祖,但也有称为汉高祖的。

开国皇帝之后的嗣君般称为“宗”,如唐中宗、宋神宗、明仁宗。

但也有例外,如朱棣为明代第三个皇帝,庙号却为“成祖”。

爱新觉罗福临(顺冶)也不是开国皇帝,却被尊为“世祖”。

这里牵涉到“祖”与“宗”两字的涵义。

前人对“祖”、“宗”的解释并不相同。

对“祖”字有一说法是: “始受命称太祖”,“有功亦称祖”。

对“宗”字有一种说法是 “宗,尊也,有德可尊”。

这两种说法比较近于事实。

庙号一般放在谥号前, 同谥号道构成殁世帝王的全号。

如汉武帝的全号是世宗孝武皇帝,隋文帝的全号是高祖文皇帝。

三、尊 号 :

自唐代武后中宗之世起,皇帝又可有尊号。

这种尊号大多是生前奉上的,有的帝王可以被奉上好几次尊号,一般都是谀美赞颂之辞。

例如唐玄宗在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宋太祖在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受尊号为应天广运仁圣文武圣德皇帝。

帝后也可有尊号,有人认为这种尊号后来称做徽号。

例如清代同治帝尊自己的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为“慈禧”。

徽号也可以每逢庆典累加,那拉氏的徽号最后积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等十六个字。

尊号也有在帝王死后追加的,例如唐高宗死后,到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上尊号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这种死后追加的尊号也可以说是一种谥号。

这样,谥号的字数就加长了。

唐代以前对殁世的帝王简称谥号,不称庙号:唐代以后由于谥号加长,不便称呼,所。

以又改称庙号。

到了明清两代,则又可简称年号。

四、年 号 :

年号是封建社会中帝王用以纪年的一种名号。

我国古代最早的纪年法是按照王候即位的年次纪年,例如公元前77年是周平王四十九年、鲁隐公元年,公元前370年是周烈王六年、魏惠王元年等等。

这种方法以元、二、三的序数递相纪年,一直到旧君出位为止。

先秦时的著名典籍《春秋》、《左传》就是采用这一纪年方式。

采用年号纪年起源于汉武帝,这之前的帝王都没有年号。

汉武帝于公元前140年即位,称为建元元年,此后开始有了年号。

但是,也有人说年号起自汉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或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在此之前的年号都是追定的。

年号的拟定均选用表示吉利祥瑞的字面,一般用两个字,例如汉章帝刘炬用的建初、元和、章和,晋武帝司马炎用的泰始、咸宁、太康、太熙等等。

也有用四个字的,例如唐武则天用的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宋太宗赵光义用的太平兴国等等。

个别也有用六个字的,例如西夏景宗赵曩霄用的天授礼法延祚,西夏惠帝赵秉常用的天赐礼盛国庆。

由于年号过长不便称呼,因此没有超过六个字的。

改变年号称为改元。

由于年号的改变往往含有除旧布新之意。

因此,改换朝代均须改元。

例如唐高祖李渊灭隋后改隋炀帝杨广大业十四年为唐武德元年,明太祖朱元璋灭元后,改元惠宗妥懂帖睦尔至正二十八年,为明洪武元年。

明代之前,同一个帝王在位时往往多次更改年号,例如唐高宗李治先后用过永徽、显庆、龙朔等14个年号,唐武则天先后用过光宅、垂拱、永昌等17个年号,宋仁宗赵祯先后用过天圣、明道、景祐等9个年号。

,有时在同一年内会出现数次改元,例如南北朝时,北魏孝武帝元修于公元532年4月即位时,将其先君节闵帝元恭普泰二年改元为太昌元年,同年12月再改为永兴元年,同月又改为永熙元年。

这样,公元532年共有普泰、太昌、永兴、永熙四个年号。

当然,这在历史上是罕有的现象。

由于改元频繁,年号又须采用吉样的子面,因此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同一个年号有时会被不同朝廷的帝王先后选用。

例如建兴这一年号就曾被三国蜀汉后主刘禅、三国吴会稽王孙亮、西晋愍帝司马邮等11个帝王选用过,天拓这一年号也曾被唐昭宗李晔、十国吴烈祖杨星等10个帝王选用过。

这一现象在历史上并不少见。

到了明清两代,皇帝年号的选用趋于稳定。

明代除英宗朱祁镇先用正统作为年号,复位后又用天顺作为年号外,其他都是一帝元制:清代自皇太极将国号由后金改为清之后,也是一帝元制。

这样,人们除可用谥号、庙号来称呼历史上的帝王之外,又可用年号来称呼明清两代皇帝(包括称呼在位的皇帝)。

例如明毅宗朱由检可称为崇祯皇帝,或简称崇祯;清高宗弘历可称为乾隆皇帝,或简称为乾隆等等。

明代的第二个皇帝、朱元璋的长孙朱允效,因皇位被夺而自焚,死后既没有人给他追尊庙号,而且在其后300多年的长时期内连个谥号也没有(直到乾隆时才追谥为“恭闵惠皇帝”),好在他即位时立了个叫建文的年号,人们才可称呼他为建文皇帝。

就年号纪年与天干地支纪年两者相比较而言,前者纪年明确,可以直接表明具体的年份,例如唐玄宗天宝元年即公元742年,宋徽宗大观三年即公元1109年。

而后者每隔60年即有一次重复,往往仍须借助帝王或他们的年号才能表明具体的年份,例如单说丙午,我们不知道具体是指哪一年, 必须说成唐代宗丙午年,才知道是指公元766年;说成乾隆丙午年,才知道是指公元1786年等等;有时当一个帝王在位超过一个甲子即60年时,则只有用年号纪年法才能表达明确。

像康熙皇帝在位61年,经历了首尾各一个壬寅年,只好分别说成康照元年与康熙六十一年,而不能笼统地称为康熙壬寅年。

不过,这一情况从年号纪年与天干地支纪年兴起之后也是仅有的现象。

年号有时也可移作他用。

例如我国古代四大名镇之一的江西昌南镇,在宋真宗赵恒景德年间更名为景德镇,就是城镇因年号而得名的一例。


标签:皇帝例如帝王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