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笔记 > 正文

袁姓 皆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17 11:53:06 分类:笔记 浏览:50


中华袁姓,也是中华民族的汉族姓氏之一,袁氏姓源流多种,但汉族则主要出自妫姓,即为古帝王虞舜之后。

袁姓虽然分布全国乃至全球,但在四川、河北、河南、江西、江苏、浙江、湖北集中度较高。

袁氏源主要出自妫姓,即为舜帝后裔,以妫为姓的后裔中有被周武王灭商后封为陈侯的陈胡满。

陈胡满的11世孙有个叫诸的,字伯爰,其孙涛涂,以祖父的字命氏,称爰氏,春秋时世袭陈国上卿。

由于当时爰字和袁、辕、榬、溒、援等字音同,所以后来的子孙就分别以这6个字为姓。

其后有袁氏,史称袁氏正宗,衍生出汝南袁氏与陈郡袁氏。

袁氏源于轩辕黄帝,轩辕以土德得天下。

轩辕氏,又称玄袁氏,为少典氏之子,因其族善制作大车辕,故而称轩辕氏。

其居住地又因黄帝轩辕氏而命名轩辕之丘,因轩辕氏发明车帐相结为营,世称行辕。

轩辕氏初都有熊之墟,所居之地有以辕为名之邑,后称为袁邑。

上古时爰字和袁、辕、榬、溒、援等字音同,其后裔以邑为氏,世代相传姓袁,后衍迁河北,这就是河北袁氏。

(宜春袁州区袁山公园及袁京墓、袁隆平院士题记碑等) 袁氏又有源于鲜卑族、蒙古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

如满族、瑶族、彝族、白族、朝鲜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袁氏族人分布。

例如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丁当乡及云南省富宁县的瑶族袁氏,在当地皆属大族。

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袁氏,相传至今。

此外也有源自黄帝的八世孙象,象是伏羲后裔:中国汉族人,人类起源以来就姓袁,袁氏以《象》为图腾,现代袁氏是黄帝的嫡系亲信部落和中坚力量。

(宜春袁州区高士坊) (宜春市铜鼓县袁姓宗祠) 袁氏与其他中华汉族姓氏一样,最早先是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尤其是河南的陈郡汝南更甚,到了汉朝乃至隋唐数百年历史中,袁氏在汝南长盛不衰大放异彩。

但随着战乱、官职调迁等等原因,陈郡袁氏与汝南袁氏又派生出许多支脉且四处迁徙。

到了唐代后期至宋朝时,袁氏已经在南方部分地区形成望族,其中以浙江、江苏、江西为甚。

(宜春市铜鼓县袁姓宗祠内景) 说到江西袁氏,就得说一下宜春的袁州,袁州地处江西西部,袁河上游,历来是州郡路府首邑,现为宜春市政府驻地。

袁州建置有二千多年历史,宜春之所以称袁州,皆因当地的袁山而名,而袁山又因袁京而名。

袁京,字仲誉,汝南汝阳人,生于公元69年,卒于公元142年。

东汉司徒袁安次子。

袁京出任蜀郡太守不久,因厌倦了京城浮华的生活和权谋倾扎的勾心斗角,于公元117年,辞官拜别父母云游天下。

后至宜春见此地风景秀丽,十分适合自己著书立说,便择地而居。

袁京受两汉经学影响,博览群书,著有三十余万言的《难记》。

同时躬耕田亩,洁身自好,诲人不倦,袁京的杰出才华和高洁品格令邑人无限崇仰。

袁京去世后葬于五里山下,人们为了追念他的高风亮节,便把五里山誉之为袁山,隋朝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因袁京的缘故,定州名为袁州,而袁山脚下河流,也改名为袁河。

(广东东莞温塘袁姓宗祠及内景) 现今的宜春,处处见“袁”,除了地名、河名外,还建有不少纪念袁京的建筑。

比如在袁山上建有“袁山公园”,公园内有袁京墓、袁京雕像、纪念亭、高士广场、高士坊等等,均是纪念袁京。

此外,袁氏族人由袁州外迁南方各地者甚众,逢大祭之时,各地袁姓族人纷纷汇聚袁州,举行盛大祭祀活动,可以说江西袁州是袁氏的兴旺发达的发祥之地。

PS:袁氏郡望与堂号郡望:陈郡:今河南省淮阳;汝南郡:今河南省上蔡西北;河南郡:今河南省洛阳;彭城郡:指今江苏徐州;东光县:今河北东光;京兆郡:今陕西省西安;华阴县:今陕西省华阴县;太原郡:今太原市;濮阳郡:今河南省濮阳西南;陈留郡:今河南省开封东南陈留城;襄阳郡:今湖北省襄阳市;宜春县:今宜春市袁州区。

堂号:卧雪堂、守正堂、弗过堂、陈郡堂、汝南堂、三公堂、彭城堂、陈留堂、怀楚堂、维则堂、介禳堂、介江堂、介祉堂等等。


标签:轩辕河南省江西公元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