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屋 > 正文

道祖 分别是“正一盟威符箓”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16 21:13:59 分类:书屋 浏览:80


说起太上老君这位神仙,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不管是影视作品还是民间传说,都有关于老君的神话故事。

尤其是神魔小说《西游记》里,太上老君多次出场,令人印象深刻,相较于其他神佛在天庭大放异彩,太上老君显得低调了很多,原著里的太上老君对于三界之事不曾过问,整日在兜率宫用八卦炉炼制仙丹和锻造兵器,金箍棒、九齿钉耙、金刚琢这些厉害的法宝都是出自老君之手。

虽然《西游记》属于文学作品,内容经过了艺术加工,然而我们还是从原著中看出太上老君绝非电视剧里演绎的不堪。

原著有这么一段:“又有四个大天师来奏上:太上道祖来了。

玉帝即同王母出迎。

”太上老君出场时,玉皇大帝都要从宝座下来迎接。

另有一段:“李老君乃开天辟地之祖,尚坐于太清之右;佛如来是治世之尊,还坐于大鹏之下;孔圣人是儒教之尊,亦仅呼为夫子。

”道祖太上老君也是创世神的存在,并且是儒释道三家之中道家的代表,佛家为如来佛祖,儒家为孔圣人。

道教神仙体系里,三清天尊是最高神,祂们由三位神仙组成,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太上老君)。

很多人对于三清天尊的排列感到不解,为何太上老君排在“三清”的最后一位呢?

我们首先简单了解一下道教。

道教有“三祖”之说,即始祖、道祖和教祖,其中轩辕黄帝被奉为道教“始祖”,老子被奉为“道祖”,张道陵天师被奉为“教祖”。

注意此时的道祖为老子,东汉中叶,张道陵天师在鹤鸣山创立了道教的前身——五斗米道,尊奉老子为道祖,奉《道德经》为经典。

传说张天师在蜀地鹤鸣山修行时,得到太上老君的亲身传授,并授以他三大法宝、“三五斩邪雌雄剑”和“阳平治都功印”。

可以说太上老君是张道陵天师的师父,太上老君自然成为了最高神,后来五斗米道发展为天师道,也是以太上老君作为道教最早的最高尊神。

老子也跟太上老君产生了关联,道教认为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次化身。

正如道教典籍记载“太者,大也。

上者,尊也。

高真莫先,众圣共尊。

故曰太上老君。

老者,寿也,明老君修天修地,自然长寿,故曰老也。

君者,尊号也,道清德极,故曰君也。

以明老君为众圣之祖,真神之宗,一切万物莫不皆因老君所制,故为宗祖也。

从中也能看出太上老君在道教的地位之高,那么为何现在太上老君排在“三清”最后一位呢?随着道教的兴盛,产生了诸多派别,灵宝派、神霄派、上清派、净明派等等,不过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那就是各个派别各自发展,它们尊奉的最高神也是不同。

陶弘景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他完善了早期混乱的道教神仙体系,根据神仙道行和地位的高低,编著了《真灵位业图》,将道教的天神、地祇、人鬼和仙真众圣等3000多位神仙分为了七个等级。

第一等以元始天尊为主神,第二等以灵宝天尊为主神,第三等以太极金阙帝君为主神,第四等以太上老君为主神。

《真灵位业图》里确定了元始天尊最高神,但是太上老君却被排在了第四等,显然不能被天师道等道教门派所接受。

再到后来,道教有了三清境的说法“此即玉清境,元始天尊位,在三十五天之上也。

此即上清境,太上大道君(灵宝天尊)位,在三十四天之上也。

太清境太极目,即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位,在三十三之上也。

”三清天尊由玄、元、始三炁所化,分别位于三十六重天的玉清境、上清境、太清境。

“三清”的出现很好地表达了道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是对“道”的完美诠释。

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位天尊不管是作为创世之神还是本身代表的意义,都是不分彼此、相辅相成,三清之间也并无高下、先后之分,都是大道的本原。

福生无量天尊


标签:道教神仙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