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屋 > 正文

袁术称帝 成了众矢之的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16 20:07:53 分类:书屋 浏览:133


建安二年(197年)春,袁术在淮南称帝,自称“仲家”,置百官公卿,郊祀天地。

由于《三国演义》的功劳,袁术称帝成了一个笑料,袁术本人也因此被脸谱化,变成了愚蠢狂妄的典范。

袁术称帝,固然有私欲因素,但从他选择称帝的时机来看,更多是因为形势所迫。

一、袁术称帝时,军事形势极为有利

封丘之战败于曹操后,袁术从豫州转向了江淮,势力迅速扩张。

袁术称帝前,其掌控的郡国有八个,分别是九江郡、庐江郡、广陵郡、汝南郡、沛国、丹阳郡、会稽郡、吴郡。

另有豫州的陈国和颍川郡在争夺之中。

麾下军队有十几万,可谓是兵多地广,实力雄厚,而实力提供了称帝的资本。

袁术周边的势力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对袁术形成威胁。

北面的徐州被吕布控制,而吕布此时是袁术的盟友。

徐州本来是刘备继承陶谦的,但此时的刘备已经被挤出了徐州,投靠了曹操。

陶谦原本和袁术结盟,陶谦死后,其势力被臧霸继承。

臧霸没有跟随刘备反对袁术,而是继续延续和袁术的结盟政策。

东南的威胁是原扬州刺史刘繇,已经被孙策击破,只剩下豫章郡,苟延残喘。

西边的刘表掌控着荆州,本来刘表对袁术威胁极大,但刘表全面掌控荆州之后,就没有动静了,并没有进一步扩张的意图,只是守土。

南面的威胁来自交州的朱符,但此时朱符已死,交州大乱,对袁术形不成威胁。

此时的袁术集团,北方是盟友,东面是大海,西面是没有进取心的刘表,南面是混乱的交州,可谓形势一片大好。

二、曹操迎献帝之后的刺激

建安元年冬,曹操将献帝迁到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效果十分明显,“收河南地,关中皆附”。

第一个感到难受的就是袁绍。

曹操迎献帝后,被封为大将军,掌控了朝廷。

袁绍就后悔自己没有迎献帝,于是以盟主的身份命令曹操将天子迁到自己地盘内,被曹操拒绝。

献帝封袁绍为太尉,太尉比大将军要低,这让袁绍这个盟主很不爽。

于是,袁绍提出让曹操全家搬到邺城,又被曹操拒绝。

后来曹操主动把大将军的职位让给了袁绍,这事儿才算暂时了结。

但袁绍心里的疙瘩没有能解,本该上贡的物品以后就不给了。

袁绍还派人散播谣言,说汉气数已尽,该轮到袁氏继承天下了。

袁绍和曹操当时还是盟友,但在曹操迎天子之后,都感到这么难受。

那么,作为曹操死敌的袁术,其结果可想而知。

袁术离开豫州之后,转战江淮,本来和曹操没有直接接触了。

但曹操后来灭了豫州的郭贡,开始攻打袁术掌控下的陈国,再次挑起了战事。

可想而知,曹操对袁术的征讨必然是用天子的名义。

袁术如果顺应天子,就会被曹操分化蚕食,如果不顺应,就成了叛逆。

于是袁术选择了称帝,来跟曹操决一死战。

三、袁术称帝得到了其亲信部属和一些依附势力的支持

袁术集团是一个庞大的军事联盟,其成员众多,而且非常复杂。

其组成部分可分为三类:名士大族、亲信部属、依附势力。

在这三类人中,名士大族人数比较少,因为大多名士都去投奔袁绍去了,主要原因就是袁术这人对待名士不怎么样,动不动就骂名士,就得罪了名士。

反而袁绍倒有一个爱士的名声。

所以名士大多投靠了袁绍。

名士是坚决反对袁术称帝的,但因为人少,反对也没啥效果,袁术也就不在意了。

依附势力在袁术集团中占了一大半,有不少是原黄巾势力,本来就是反汉的,所以对袁术称帝不会反对。

依附势力最重要的是孙氏集团,孙策明确反对袁术称帝,不过孙策一直被袁术压制,所以影响力有限。

袁术集团的核心组织是其亲信部属,比如纪灵、杨弘等人。

这些人大部分是支持袁术称帝的,因为袁术称帝,意味着他们可以加官进爵。

除了加官进爵的利益诱惑,汉末人们的思想也在发生变化,“代汉者当涂高”这种谶纬之言非常流行,就说明人们在思想上开始接受汉朝气数已尽这个现实了。

所以之前袁绍也派人散播过这种言论。

总的来说,袁术敢称帝,固然有私欲驱使,但是受到曹操迎天子的政治威逼,凭借足够的军事实力以及内部支持作为依靠做出的决策。

只不过汉朝虽然气数尽了,但代汉的思想只是出现了一个苗头,并不代表普遍的心理变化。

袁术称帝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凝聚了自己亲信和部分依附势力,同时也遭到名士大族以及更多势力的反对。


标签:势力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