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 > 正文

西南联大 师生关系亲密融洽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15 08:49:15 分类:生活 浏览:98


回顾在中国大地上“西南联大”的历史,是为了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

西南联大的历史,可以说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在中国大地上‘西南联大’的历史”一文,从“西南联大”的“学生”到“教授”,从“教授”到“学生”,都被一种精神所感召。

这种精神就是在炮火中办教育,在艰难中求生存,在磨难中求发展。

这种精神也被视为中国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南联大”的诞生

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的许多大学纷纷南迁,成立了多所国立大学。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以下简称“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是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政府在北平西南的清华园建立的一所高等学府。

国立西南联大分为三个部分: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共设立文、理、法、教育、军事等5个学院,下设文、商、教育等5个系。

1939年1月,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合并,组成国立清华大学。

1940年3月,国立北京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合并,组成国立北京大学;1948年3月,国立北京大学与私立南开大学分别成立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

办学条件极其艰苦

1937年9月,为了抗战,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所名校奉命内迁云南昆明。

当时的云南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经济极为落后,生活水平很低。

在昆明,有一句顺口溜:“一年不见鸡,两年不见牛,三年不见羊。

”当时,云南的经济比较落后,生活水平也很低,一个学生的生活费是8块钱人民币,一个月仅有一两块钱的伙食费。

三校迁入昆明后,联大教师大多住在学校的宿舍里。

由于经费困难、条件简陋、生活艰苦等原因,学校的住宿条件很差。

据统计,1937-1944年间全校共有学生宿舍约1600多间(不包括临时宿舍)。

当时的联大在昆明只有一幢教学楼(昆明市郊)和一个教室(在八角楼)。

所有教室都是草房且没有门;冬天寒风呼啸;夏天烈日炎炎;屋顶漏雨严重;夏天蚊子多,晚上蚊虫叮咬不断。

此外,学生还经常要冒着生命危险去野外挖野菜、捉蛇、捉虫等。

教师阵容异常强大

从1937年8月至1945年9月,西南联大共招收本科学生1045人、研究生49人。

其中,本科生744人,研究生47人。

1937年9月,西南联大建立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文科系,即中文系。

1938年3月至5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合并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生达3800余人。

同年9月开学后,先后有18个系在昆明合组为文、理、法、教育四校,至1939年8月结束。

当时西南联大的教师阵容非常强大,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在西南联大任教的有400多位教授,其中有许多是在国外享有盛誉的学者,如:中国现代数学大师陈省身;著名物理学家吴有训;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著名文学家朱自清;著名诗人闻一多;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等。

他们都是当时世界上最有成就的学者之一。

而那些没有留下名字的教授更是数不胜数。

西南联大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十分亲密的,“三校”之间的师生关系是和谐融洽的,可以说是达到了一种最高境界。

学生可以和教授一起下田劳动,也可以一起学习研究学问,甚至可以一起搞点小创作。

西南联大师生之间没有太多的隔阂,没有什么架子。

学生们和教授们经常在一起谈天说地、切磋学问,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十分融洽的。

学术成果斐然

西南联大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个传奇,它在短短的八年时间里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八位两弹星功勋,174位院士。

对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西南联大期间,大师云集,名家辈出。

据统计,西南联大教师有160多人,其中著名的有:

陈寅恪、吴宓、朱光潜、闻一多、金岳霖、冯友兰、汤用彤等。

著名学者王力,著名翻译家傅雷,著名画家潘天寿,著名作家曹禺等。

除此之外,在西南联大任教的教授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也都有了杰出的成果。

例如:

吴晗:他在历史方面的研究非常出色;

傅斯年:他撰写了《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闻一多:他是现代诗的创始人之一;

钱钟书:他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诗词方面成就最高。

除了这些学术大家之外,西南联大还涌现出了很多文学和艺术方面的大家。

例如,闻一多、朱自清等人。

他们的诗歌都成为了经典,被人传诵。

甚至在今天,我们还能从他们的作品中感受到当年西南联大学子的精神风貌。

为祖国培养了大量人才

西南联大的师生中,有近50%的人是归国留学生,他们在祖国大地上为新中国建设贡献了自己的青春。

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这所大学之所以能在战火中保存下来,除了那“战时”的环境、那艰苦的生活外,最主要的是有一批大师,这才使它得以保存下来。

“西南联大”培养出了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著名化学家陈省身、著名物理学家吴有训、著名文学家冯友兰、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等一批大师。

新中国成立后,西南联大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比如物理学家杨振宁、李政道,数学家陈省身等都是从西南联大走出来的。

可以说,在抗战期间和解放战争期间,西南联大为新中国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师生精神永存

西南联大师生在战火中坚持教学和科研,为中华民族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这一段历史将永载史册。

西南联大的师生,在民族危难之际,肩负起了时代的使命。

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行动,为中国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行动,在战火中坚持办学,坚持育人,使中华民族在国家危难之际有了坚强的后盾,这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精神财富之一。

今天,我们就是要学习这种精神,让这种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动力和源泉。

这就是我今天讲西南联大历史的目的。

感谢大家阅读!


标签:西南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