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笔记 > 正文

辛吉斯 颇具天分的辛吉斯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14 17:45:17 分类:笔记 浏览:117


瑞士网球公主辛吉斯,绝对是网球史上不得不提的存在。

从最年轻的世界第一、最百搭的双打天才、三度退役两次复出,再到5度解除婚约,光怪陆离的私生活,天之骄女辛吉斯从来不缺话题和故事。

今天,首先和关注我的朋友们分享她最意气风发的少女时代。

我们都知道被称为瑞士网球公主的辛吉斯,并不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瑞士人,而是来自一个移民家庭。

玛蒂娜·辛吉斯(Martina Hingis),1980年9月出生在捷克斯洛伐克的一个网球家庭,父亲卡洛利·辛吉斯、母亲梅拉尼·莫利托尔都是网球运动员。

至至今,捷克女网也绝对是女子网坛最不可忽视的力量,斯洛伐克也有不少网球明星。

这里,想跟关注我的朋友简单提一下捷克斯洛伐克这个国家。

按咱们中国人说法,捷克和斯洛伐克本来就是同宗同源,语言、生活习惯、境遇非常类似,为了脱离当时奥匈帝国的压迫和统治,这两个毗邻的国家抱团取暖,在1918年10月走到了一起,崭新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诞生。

俗话说合久必分,74年后,在1992年最后一天,因为经济危机和沉淀下来的种种差距,捷克和斯洛伐克又分道扬镳,不过好聚好散,分手后,两个国家从官方到民间,依旧亲如一家。

而辛吉斯的童年时期,正是在捷克斯洛伐克内部矛盾重重,人心浮动,政局不稳的时候。

当时,捷克斯洛伐克最耀眼的网球巨星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移民美国,这也成为捷克斯洛伐克人心中向往的生活。

和众多球迷一样,辛吉斯父母也是她的球迷,所以给女儿起名玛蒂娜·辛吉斯,一来希望女儿能实现自己的网球梦想,二来希望通过网球改变命运。

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在2015年上海

在母亲的引领下,辛吉斯2岁时就拿起了网球拍,4岁的时候,就已经参加了首次比赛。

从那时候起,母亲就成为辛吉斯的教练,而且是严格的教练,之前辛吉斯接受采访时曾说过:“母亲就是我的闹钟,我不可能有什么机会缺席训练课,顶多就是迟到几分钟”。

除此之外,母亲还是经纪人和财务官,替女儿打理所有赛场外的事情。

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在2015年上海

移民瑞士

辛吉斯7岁时,父母离婚。

母亲认为瑞士能给辛吉斯带来更好的训练条件。

所以,8岁时,她随着母亲来到瑞士。

后来,母亲嫁给了一个瑞士人,母女两人获得了瑞士国籍。

瑞士是一个多民族多元化国家,移民很多,费天王的妻子米尔卡也是出生在斯洛伐克,2岁时全家移民到瑞士,也是在纳芙拉蒂诺娃影响下,开始接触网球。

在母亲的精心安排和规划下,在青少年赛中就大杀四方,崭露头角,像一个天才一样,刷新着各项最年轻记录。

1993年,12岁的辛吉斯就法网夺魁,已经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大满贯青少年冠军;13岁接连拿下法网、温网青少年冠军及美网青少年组亚军;14岁转职业;1995年,15岁的辛吉斯世界排名就已经来到第16位;1996年,辛吉斯和搭档苏科娃联手摘得温网女双桂冠,她由此成为最年轻的成人组大满贯冠军得主。

同时,她在美网单打赛场脱颖而出,打入半决赛,年末,16岁的辛吉斯世界排名来到第4位。

1997年,是辛吉斯大满贯开始起飞的最重要一年。

16岁零3个月的辛吉斯作为4号种子来到澳网赛场,不失一盘,强势杀入决赛,最终2个6:2横扫了前澳网冠军皮尔斯,捧起自己职业生涯首个大满贯单打冠军,成为110年来最年轻的大满贯女单冠军得主,并且在第一季度以16岁半的年纪成为史上最年轻的世界第一。

不可思议的是,之后,辛吉斯在整个1997赛季都保持了超高状态,在随后的法网打入决赛拿到亚军,又接连拿下温网和美网2个大满贯,大满贯战绩27胜1负,恐怖的数字。

这样,辛吉斯在一年里收获了3个大满贯冠军,无数人把她看成格拉芙的继任者。

那时候的辛吉斯,奶气又有小清新气质,经常身穿小格子或小碎花元素的球衣,看起来非常活泼有灵气。

十七岁的玛蒂娜·辛吉斯是青春张扬的,什么都敢说,性格有点桀骜乖张,面对媒体质疑她缺乏谦逊精神,她淡定回应:“我是世界头号选手,我有权傲慢。

”对于自己没那么暴力的技术流打法,她说“我并没有其它女孩那么强壮的身体,因而只能用脑子去击败她。

出名要趁早。

少女时代就开挂的人生总是让人羡慕,一切都貌似来得太早太过容易。

人生没有完美,这个拥有青春貌美和天赋球技的女孩,也免不了成长的烦恼和失败的挫折:对战格拉芙失利的委屈、和母亲矛盾的激化、温网首轮溃败的无奈。

关于辛吉斯接下来的故事,请点击:不一样的焰火—网球公主辛吉斯(2):委屈溃败、母女矛盾


标签:网球母亲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