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屋 > 正文

谦妃 不要恃宠生娇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14 17:41:05 分类:书屋 浏览:137


在古代,可能会出现对国家和朝廷做出巨大贡献的大臣去世,皇帝为他停朝的情况。

可是在清朝,一位妃子去世了,竟然也能得到乾隆为她停朝三日。

她是谁?她为什么能得到这样的礼遇?

这位妃子是雍正皇帝的谦妃刘氏,刘氏是汉族人,出生于1714年,她的父亲是内管领刘满。

刘氏15岁时被选入宫,当时就被封为了答应,第二年晋升为贵人。

1733年,谦妃为时年56岁雍正皇帝生下了六皇子弘瞻,也是雍正最小的皇子。

因为老年得子,雍正非常高兴,刘氏子凭母贵,被晋封为嫔,是为谦妃。

同时,谦妃也是雍正晚年最受宠的嫔妃。

雍正给刘氏的封号是“谦”,也是希望她在宫中为人谦逊。

而刘氏一直对雍正的期望铭记在心,安分守己,得以平静地在不平静的后宫度过一生。

然而只过了两年,雍正就驾崩了,四阿哥弘历继位为乾隆皇帝。

乾隆对刘氏非常尊重,登基后将她的等级从嫔升为妃。

而弘瞻则被乾隆纳入果亲王一脉,承袭果亲王的财产和封爵,可见他对皇弟也很疼爱。

乾隆还找来名师沈德潜给弘瞻上课,弘瞻的诗词书画大有长进。

弘瞻长大后,因为才能出众,受到乾隆的重用。

他刚满十八岁,就被乾隆安排管理武英殿、圆明园八旗护军营、药事房、御书处、造办处等重要部门。

皇帝对自己这么好,而且才貌双全,弘瞻除了不是皇帝,和天选之子也没什么区别。

但是弘瞻的心理却有一个很大的缺点,享受双份亲王薪的他居然贪欲极强,他最大的兴趣就是敛财。

弘瞻非常节约,省吃俭用是好事,可是他也会巧取豪夺。

弘瞻恃着自己是王爷,强占别人的房屋产业。

其次就是做生意,开办煤窑、售卖人参等。

对于弘瞻的所作所为,乾隆皇帝向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弘瞻越发变本加厉,最终让乾隆觉得忍无可忍。

乾隆二十八年,两淮盐政高恒被查出替王公大臣贩卖人参,其中就包括弘瞻。

因为弘瞻欠商人江起镨的钱,于是托高恒替自己贩卖人参以偿还欠款。

结果这桩案子又牵扯出弘瞻更多的恶行,原来弘瞻恃强凌弱,依仗自己的王爷身份欺压百姓,总是以很低的价钱购买古玩、刺绣等。

但是最让乾隆生气的,是弘瞻任人唯亲,企图让军机大臣选择自己的门人为官。

甚至于,弘瞻连乾隆这个皇帝都不放在眼里。

乾隆因为对他目无法纪的事很生气,于是谦妃寿辰时,没有对她进行赏赐,可是弘瞻却为此对乾隆冷嘲热讽。

后来圆明园九州清晏失火,王爷们都赶紧前来救火,唯独弘瞻不当一回事。

乾隆决定,对越来越骄纵的弘瞻进行严厉处罚。

乾隆将弘瞻贬为贝勒,罚俸禄三年。

弘瞻接受不了打击,竟一病不起。

他没想到,自己往日这么受父亲和哥哥宠爱,可是哥哥现在居然这么对自己。

乾隆本只是想给弘瞻一点小教训,见到他深受打击后,亲自前去探望。

弘瞻也许是知错了,看到来探望自己的乾隆时,还跪下来叩头谢罪,这让乾隆既心酸又自责。

乾隆离开后,马上恢复了弘瞻的封爵,可一切为时已晚。

不久后,弘瞻就因病去世了,年仅三十三岁。

弘瞻去世后,乾隆特地为他作了诗文镌刻在石碑上,以表达自己对弟弟的喜爱和痛惜。

其实说到底,还是弘瞻不争气。

他作为父亲最小的儿子,受尽万千宠爱,后来更是拥有双亲王的俸禄,荣华富贵取之不尽。

如果他可以安分守己,一定可以平安顺遂地度过一生。

但很可惜,正因为一直过得顺风顺水,反倒让弘瞻养成了恃宠而骄的性格,为人处世极其放肆,甚至可以说是不加检点。

因为太顺遂了,缺少应对挫折和挑战的勇气,所以弘瞻才会在遭受打击后无法承受而英年早逝。

想必他的母亲谦妃,对弘瞻的经历更是痛心不已。

谦妃不是家世显赫,更没有满族血统,但她沉稳内敛的性格,让她在宫中很受敬仰。

特别是弘瞻一事后,乾隆对谦妃更为敬重。

据说她去世以后,乾隆还停朝三日为其治丧。

尽管历史上关于谦妃的事迹记载并不多,但是从雍正和乾隆对待她的态度上,就可以得知谦妃是一位端庄大方的妃子。


标签:乾隆雍正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