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笔记 > 正文

柯达破产 当柯达想要进军时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12 17:22:40 分类:笔记 浏览:143


经过上篇的分析,我们指导柯达在破产前是一个发展130多年拥有超过1万项专利,市值曾超过310亿美元,员工在巅峰时期曾超过14.5万人的企业,但这样一个企业为何会遭受股价暴跌、专利拍卖、官司诉讼等重重打击,最终不得不走向申请破产保护的局面?小编接下来的分析认为,导致柯达公司破产的原因存在于四个方面:

首先是企业在战略转型迟缓。

20世纪80年代初,富士胶片就已经预测到数码市场的美好前景,并大力投资数码相机市场,之后,尼康、佳能也纷纷进军数码市场。

但是,柯达作为当时胶卷相机的龙头企业,却没有把握好这一发展趋势。

柯达并非技术上跟不上,相反,在1975 年,柯达的工程师史蒂夫·萨森就已经成功发明了数码相机的原型机;然而,当其向管理层展示时,得到的回答却是:“这个很漂亮,但不要让任何人知道”。

长期以胶片为主要业务的柯达认为胶片市场仍然有很大的利润空间,不愿放弃已有的胶卷市场去开发新的数码市场,一心希望把胶片市场的利润赚尽。

数码市场飞速发展,数码市场已经没有柯达的一席之地。

其次是企业陷入多元经营陷阱。

柯达在企业发展成熟之后开始实施多元化经营的发展模式,先后成立了伊士曼化学公司和伊士曼药品事业部,之后又与Sanofi签定协议,拟在两个公司之间建立多个合资企业。

但是多元化经营并没有为柯达带来全新的发展契机,反而给企业造成了财务危机。

1994年由于债务危机的出现,柯达不得不剥离其非影像的保健业务,多元化经营宣告失败。

产品组合策略选择失误也是破产原因之一。

柯达的传统胶片业务是“现金牛”,是营业利润的重要来源。

而早期研发出的数码相机就是“问号”类产品,尚未能确定其发展前景。

公司执着于胶片业务,希望坚持原有的盈利模式,忽视了对“问号”类产品的投入。

最后是高层领导保守多变。

成功的企业家对企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柯达领导层有一种保守的基因,这使得柯达转型不断延迟,以致于错过了战略转型的最佳时机。

此外,随着柯达领导层更迭频繁,使制定的发展战略没有得到有效地衔接。

如1993 至 1999 年担任柯达 CEO 的乔治·费舍尔认为柯达核心优势在于成像,于是卖掉了化学业务;而之后来自惠普公司的彭安东担任柯达 CEO ,一方面推动数码转型,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数码打印业务。

不断变化的发展战略使柯达在转型路上徘徊,始终没有定下准确的发展方针。

以上的种种原因综合,最终使得柯达这一曾经的胶卷王国走向了破灭。


标签:数码市场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