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笔记 > 正文

贺知章回乡偶书 依然和几十年前一样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10 09:20:13 分类:笔记 浏览:90


贺知章,唐朝著名诗人、书法家,他为人旷达,好饮酒,与诗仙李白为忘年交,并把李白引荐给了唐玄宗。

贺知章自号为“四明狂客”,性格不羁,他一生作诗许多,但是流传下来的仅仅20余首。

天宝三年,贺知章辞官还乡,此时的他已经八十六岁了,离开家乡多年,归来之时只觉物是人非,心中无限感慨,故前后做了两首《回乡偶书》,前一首千古流传,后一首鲜为人知。

《回乡偶书·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诗人年少之时离家,直到白发苍苍的时候才再次归来,乡音虽未改,容颜却已换,而五十多年,也足以让一个地方发生巨大的变化。

诗人站在故乡的土地上,只觉得既熟悉,又陌生。

一、二两句,诗人通过年少和如今的对比,抒发着自己内心无限的感慨:不知不觉,竟已经离家这么久了。

到了三四句,村口嬉戏玩闹的儿童,看到诗人,随意一句“客从何处来”,便让诗人如坠深渊。

离开家这么久,故乡似乎已经不认识他了,他本和孩童一样,是这里的主人,但是,此番,却像一个远道而来的客人。

诗人心中不免升起一股悲哀之情,叹岁月无情,哀自己久为异客,归来已衰老。

《回乡偶书·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第二首《回乡偶书》,诗人承接前一首,在回乡之后的生活过程与和乡亲的交流过程中,他得知了近几年来发生的变化,越发觉得物是人非,而造成这种感觉的原因,正是“离别家乡岁月多”。

诗人体会着人事的变迁,看着门前的湖水,春风吹过,唤起涟漪。

不变的湖泊,将周围的“变”衬托的更加的明显,作者心中的感慨在此对比之下,也越发的强烈。

这两首《回乡偶书》,语言均朴实简单,不加修饰,但是却深含尘世烟火,无论是第一首的“儿童相问”,还是第二首的“春水涟漪”,都极其具有生活气息。

两首的重点,均是抒发着诗人心中对物是人非的一种无奈感慨,简单的语言中,情感却深刻,哀婉沧桑,由心而发,真挚动人。

喜欢古诗词的朋友们,可以点击关注鱼鱼,让鱼鱼同您一起,领会诗词之妙,音韵之美


标签:诗人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