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屋 > 正文

谭秉云 “秦之西义渠国者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10 09:05:09 分类:书屋 浏览:136


1972年,51岁谭秉云拉着尸体从医院太平间出来,路人见了一脸鄙夷:“真晦气!”护士见了他,却大呼:“谭科长!”

这年夏天,日头高照,谭秉云从四川江津县人民医院出来,还拉着尸体,他要把这尸体送去火化。

谭秉云正将尸体放进木匣子里时,路人走过,看见他直接跳开绕到一边儿,嘴里还说他:“碰见个拉死人的,真晦气!”

谭秉云已经习惯了旁人这样说,因为从新中国建立后,火化开始推行的这近20年里,很多人都像今天的路人一样,嘴角撇着,直言火葬不合规矩。

因为在古代,人们都觉得入土才能心安,因而都拒绝火葬。

而谭秉云就挨家挨户劝说,帮忙推行火化这一政策。

被劝得烦了,那些人直接关门,拒绝谭秉云踏入家门。

但谭秉云并未放弃,他甚至直接拉了几个工人,组建了县里第一个火葬场。

起初,工人见到尸体都在发怵,手抖个不停。

而谭秉云就很自然地整理好尸体仪容,送去火化。

有了谭秉云做榜样,久而久之,工人们也不害怕了。

但是工人们不害怕,并不意味着旁人不害怕。

就像刚才,路人都避开谭秉云前行,而这样的情况,谭秉云在这近20年里已经见过太多次了。

就在谭秉云如往常一样把尸体拉出来时,两个护士来了。

护士甲直接笑着大喊:“谭科长,您又来了。

护士乙和路人听到“谭科长”这一称呼,全都愣了。

护士乙脱口就问:“什么?这就是谭科长?”在她眼里,谭秉云作为抬棺人,一直都被人们嘲讽鄙视,怎么可能是那位赫赫有名的“特等功臣”谭科长?

护士甲看出了护士乙的疑惑,她刚才故意大喊“谭科长”,就是为了让别人知道谭秉云的身份,这样谭秉云就能少受些嘲笑。

谭秉云望向护士甲,他知道护士甲是在为他好,当下就感谢地回了个笑容。

而对于那些往事,从他回到家乡、换了工作开始,谭秉云就不再提起了。

但这里所有人都知道,那位谭科长曾被誉为单兵作战能力最强的战士,他在20多年前一次战斗中,就用了短短20分钟,击毁了3辆坦克、1辆汽车,甚至吓得敌人足足8个小时不敢前进。

那时候,谭秉云隶属239团7连,当时他们连要负责阻击敌人,掩护军队转移。

坦克距离军队就剩20米了,谭秉云见状,立马跳出掩体工事,直接扔手雷攻击敌人。

但是他扔出的手雷炸在了炮塔上,并没有挡下敌人的攻击。

谭秉云立马冷静下来,迅速扔出第二个手雷,这下终于炸毁了敌人坦克。

可是蹿飞的手雷碎片伤了谭秉云的头,当下他就一脸血。

队友赶忙给他包扎,但还没包扎好,谭秉云就一把推开队友,继续扑向前攻击敌人。

敌人见到谭秉云疯了一样冲过来,吓得都不敢前进。

谭秉云就如顶天立地的柱子一样,愣是阻挡了敌人8个小时。

战后,他就被封为了“特等功臣”,被众多领导人接见。

可是,耀眼如谭秉云,后来却换了份工作,回到家乡,成为了人人鄙夷的抬棺人。

旁人问他后不后悔,毕竟以前风光无两,现在却被人唾弃。

谭秉云没说话,只默默运尸体去火化,他就是这样,习惯用行动代表语言。

旧时,人们选择土葬。

这样生前死后,都有一个地方供自己栖身。

可是,新中国建立后,火葬推行,人们绵延数千年的“土葬”观念立马受到冲击。

但其实,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多个地方就已经有火葬的习俗了。

最早在《墨子·节葬》篇中,就有记载,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

后来在1982年,宁县城南山出土的文物中,就有不少装着骨灰的陶罐。

而这些陶罐按照顺序排列,俨然一副“神主厅”牌位的模样。

现代大多数人都在认可火葬的形式,有些人觉得自己生前没去过太过地方,干脆让后人把自己的骨灰撒在大海,这样他们就可以顺着大海去游览全世界。

有些人觉得人死如灯灭,死后什么都不知道了,还不如生前好好对待自己,至于是土葬还是火葬,都无所谓。


标签:护士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