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屋 > 正文

香港贺岁片 一家大小一起享受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10 08:22:10 分类:书屋 浏览:63


  一直以来,对内地将元旦档期作为贺岁档颇感纳闷:岁,专指农历年,如“爆竹一声除旧岁”、“万物更生迎新岁”等。何况元旦只放假一天,比国庆节少得多,为何会将元旦当作重要档期?至今不解。

  中国的贺岁电影最早出现在香港,这是受欧美电影暑假、圣诞节档期的影响。在欧美,时段最长的就是这两个假日,可以吸引更多人进入电影院。而这样的意图也很清晰地反应在香港影院档期排片上。在所有假期中,法定假日最长就是春节,有三天;其他假期最多只有两天,如复活节、圣诞节。在过年的喜庆日子里,全家人到电影院嘻嘻哈哈地高兴一番,自会增添更多节日气氛。

  如果记得不错,香港贺岁片是由嘉禾公司所创――1981年,许冠文、许冠英和许冠杰三兄弟合作拍了一部喜剧片《摩登保镖》,该片在农历新年推出,创下香港最高票房纪录。之后,香港四条中文片院线――嘉禾、邵氏、丽声和双南,除了双南院线受制于片源(该院线隶属银都机构)外,其余三条院线每到春节档期便推出各自的贺岁片。其中,尤以嘉禾和丽都表现活跃,在春节贺岁档期斗个不亦乐乎。后来,丽声院线改组为金公主院线,其所支持的新艺城、永佳等制作公司,为该院线提供片源。此后,随着邵氏式微、银都又受困于环境,中文片院线差不多就是嘉禾与金公主之间的竞争。直到1985年,德宝公司接下邵氏院线,重组为德宝院线后才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相互竞争愈发热闹,令香港电影“黄金十年”走向高峰。其中,数不胜数的贺岁片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摩登保镖》《最佳拍档》到《喜马拉亚星》不下二十部贺岁片,均以欢乐的喜剧为主,适宜“阖府统请”。

  同时,这些贺岁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即少不了标志性的明星,如曾志伟、沈殿霞、周星驰、张柏芝、郑秀文等。明星效应在贺岁档被放大,其中一个内地难以复制的缘由就是因为香港地狭人稠――这些明星予港人而言有如邻居般亲近(尤其是电影电视双栖艺人),更何况这些“邻居”能带给你快乐。也许,这也是香有的。

  香港贺岁片近三十年来所创下的票房一时无法统计,但可以肯定的是贡献巨大。春节贺岁档也是各制片公司、发行公司与电影院“吸金”的最好时机之一。虽然后来由于迷你(即多映厅)影院出现,原来壁垒分明的发行公司、中文片院线不再像以往般各展奇谋,院线之间的竞争也变得有些模糊。但是,不能不提的是,即使如此,香港还是有一条院线坚持至少一半影院以上只上映中文电影,那就是新宝院线。

  时至今日,香港贺岁片难以再现至少有三部贺岁片对打的热闹景象,能够保持一部已算不错。通过贺岁片,亦可窥见香港电影的兴衰。


标签:香港


最新推荐

关灯